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同志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性和戰略性的角度,就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提出一系列的新理念、新思想、新戰略,明確提出要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,為加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依據。
近幾年來,廈門市不斷地深化改革,著力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。尤其是中央政法委做出推動市域治理現代化決策部署后,廈門市主動提升政治站位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以解決市域內影響國家安全、社會安定、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為著力點,以系統化、科學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為目標導向,嚴抓政治安全、經濟安全、公共安全、社會安全領域風險防控,著力打造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社會治理體系;尤其是利用大數據技術打造出城市社會治理信息平臺,推動轄區社會治理現代化,解決本市社會治理的突出問題,搭建了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,形成了鮮明的廈門特色。
(一)堅持黨的絕對領導,堅持新時代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正確政治方向。充分運用黨在市域社會治理中的引領核心作用,強化領導干部隊伍,提高黨員干部在社會治理工作上的團隊凝聚力和戰斗能力。以黨建為引領,充分運用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,在基層街道和社區推動“大黨委制”,建立社區黨組織與多元主體協商共謀、群團組織與黨政部門參與社區治理等機制;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上,專項開展治理“村霸”工作,不斷推動“黨建富民強村”工程,探究實行“人才興村”計劃。
(二)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積極打造出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社會治理體系。以自治為基礎,建立村莊鄉賢理事會、社區理事會、社企共建理事會等協商共治組織,建立和完善居民(代表)會議、社區事務協調會、聽證會和社區民主監督評議會、村民議事會、道德評議會等協商會議機制和居(村)民監督機制,有助于臺胞融進社區生活,得到民政部“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”榮譽。以法治為保障,制定《全面推動法治廈門建設的實施意見》、《廈門經濟特區有助于中國(福建)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規定》等文件和地方性法規,在福建省政府對全省各設區市政府績效考評依法行政指標考核中,接連十年衛冕全省第一,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市、區兩級均榮獲法治創建國家級先進的設區市。以德治為引領,加強社會公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、個人品德建設,榮獲全國文明城市“五連冠”。
(三)堅持問題導向,著力解決人民大眾呼聲較大的突出問題。抓實抓好“五安”系列工程。從與人民大眾密切相關的吃、住、行、就業等方面的安全性問題下手,組織開展“家安、路安、食安、業安、心安”等平安系列工程,今年上半年,全市刑事類案情同比下降了43%;廣大群眾幸福感達到98.057%,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.5個百分點;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廣大群眾滿意率98.27%。防范處理涉眾型金融風險。建設市金融風險防控預警平臺,制訂《涉眾型金融風險防范處理專項工作方案》,創建“線上+線下”風險監測預警機制。完善矛盾糾紛清查處理機制,制訂全國首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地方法規《廈門經濟特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條例》,成立涉臺涉企調委會、調解中心和臺胞個人調解室等涉臺調解組織,妥當處理大批信訪案件。積極處理“城市病”問題。開展道路交通亡人專項整治,上半年,在機動車保有量同比增加35.9%的情況下,全市交通堵塞指數同比下降了1.49%,亡人交通事故起數、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4.82%、23.78%。切實加強流動人口和臺商臺胞服務管理。以實施居住證管理的契機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賦予居住證持有人11項基本公共服務和7項便利;率先在全國貫徹實施首個地方版“惠臺60條措施”,充分保障了在廈臺商臺胞的合法權益。
(四)堅持科技支持,創建立體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的社會治理信息化體系。根據“平臺聯通、數據融通”的理念,兼并式搭建、增強了一批社會治理協同平臺體系。主要應用平臺有:
1.社會治理現代化:政法信息共享平臺(社會治理協同平臺)。一是開發了“三實管理”模塊,運用大數據增強“標準地址、實有人口、實有房屋、實有單位”等基礎數據收集能持。二是涉黑涉惡案件線索分析模塊,通過標簽管理梳理涉黑涉惡案件線索,結合地理信息進行區域聚集,開展準確摸排打擊。通過抓取套路貸共性行為特征,從多部門抓取套路貸行為數據,分析、打擊套路貸高危人員。開展基層兩委人員背景分析,避免 黑惡背景人員進入基層政權。三是開發高危矛盾糾紛預警模塊,通過“大數據分析+人工研判”的方式,聚集出可能會影響社會穩定的矛盾糾紛,進行預警和處理。
2.公共安全管理現代化:城市公共安全大數據平臺。實時連接110警情、數字城管、陽光信訪、“廈門百姓”、各區網格化平臺等52個業務管理系統,全方位聚集公共安全基礎數據庫,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大數據分析,一是實現公共安全重點人、重點事、重點車輛的監控、預警;二是通過地理信息、視頻監控、GPS定位等直觀手段,實現公共安全資源一張圖呈現、可視化管理和圖層疊加分析;三是實現公共安全部門協同治理,打通了部門信息化聯動機制渠道及配套機制。
3.視頻共享現代化:“雪亮工程”建設。以被列入全國“雪亮工程”重點扶持城市及舉行“廈門會晤”為突破口,大力推動全市視頻監控構建。現階段,全市已累積落實項目資金9.8億元,在這個基礎上,明確了“雪亮校園”“雪亮交通”“雪亮醫院”“雪亮廚房”“雪亮社區”等十大試點項目,推動“雪亮工程”運用于治安防控、智能交通、生態保護等領域。
4.社區治理現代化:“家住廈門”智慧小區平臺。市委政法委、市建設局等部門帶頭構建“家住廈門”智慧小區平臺。具有業委會網上選舉、小區事項網上投票、風險隱患網上填報、民生服務網上辦理等功能,極大的方便群眾參與社區自治,打造出黨建引領、平臺支撐、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新模式。除此之外,構建市、區、鎮(街)、村(居)四級貫通的社區網格化信息平臺體系,極大的提高了為民服務水平。
5.信息便民現代化:“i廈門”平臺。“i廈門”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,整合了公安、市政、規劃、衛生等政府機構、35個業務管理系統、249項應用服,覆蓋政務、生活、健康、社保、文化、教育、交通、誠信等領域,聚集了積分入學、居住證網上辦理、社保生育險在線領取、社保卡交易密碼設置、圖書借閱、出租汽車服務等多項便民服務,實現“一網”辦理。